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CSCD)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

期刊简介

  • 主管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办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煤炭工业洁净煤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主编

    解强

  • 刊期

    月刊

  • ISSN

    1006-6772

  • CN

    11-3676/TD

通知公告

下载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2年 第06期

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我国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潜力分析

2022年 第06期
645
500
在线阅读
全文下载
作者:
郑丁乾
田善君
马思宁
常世彦
单位: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阿尔伯塔大学未来能源与环境联合研究中心;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气候变化治理机制与绿色低碳转型战略联合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清华-力拓资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

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可以降低燃煤电厂CO2排放,减少空气污染。考虑秸秆资源能量密度较低等特点,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的应用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燃煤电厂与秸秆资源在空间上的匹配程度。因此,从空间分析角度,研究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高分辨率燃煤电厂与秸秆资源数据,采用空间匹配方法对燃煤耦合发电的可能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燃煤电厂与秸秆资源空间匹配程度较高,约89%的可收集秸秆位于燃煤电厂半径100 km以内。燃煤电厂可掺混秸秆量受秸秆可能源化利用率和电厂秸秆可掺混比例影响。秸秆可能源化利用率越高且电厂秸秆可掺混比例越高时,燃煤电厂可掺混的秸秆量越多。在秸秆高能源化利用率与30%掺混比例的情景下,1 066个电厂可以在半径100 km以内找到可掺混的秸秆资源,其中约52.6%电厂可满足30%掺混比例。该情景下,电厂可消纳秸秆3.84亿t,减排CO2约5.11亿t。相关结论可为我国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术支持政策以及秸秆能源化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燃煤电厂
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
秸秆
掺混比例
运输距离
生物质可能源化利用率
作者简介:
郑丁乾(1990—),男,福建尤溪人,科研助理,硕士。E-mail:fymang@outlook.com
通讯作者:常世彦(1979—),女,山西晋中人,副研究员,博士。E-mail:changshiyan@tsinghua.edu.cn
图表:
相关文章:
--
引用格式:
郑丁乾,田善君,马思宁,等.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我国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潜力分析[J].洁净煤技术,2022,28(6):35-43. ZHENG Dingqian,TIAN Shanjun,MA Sining,et al.Potential analysis of coal-biomass co-firing power generation in China based on a spatial analysis method[J].Clean Coal Technology,2022,28(6):35-43.
版权所有©《洁净煤技术》编辑部
京ICP备05086979号-1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13区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邮箱:jjmjs@263.net
电话:010-87986451或87986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