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CSCD)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

期刊简介

  • 主管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办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煤炭工业洁净煤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主编

    解强

  • 刊期

    月刊

  • ISSN

    1006-6772

  • CN

    11-3676/TD

通知公告

下载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5年 第04期

化学吸收法捕集CO2的研究进展、性能对比与展望

2025年 第04期
190
47
在线阅读
全文下载
作者:
王振
李玥
李胜
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车辆与机械工程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碳中和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中山市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
摘要: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温室气体减排的必要手段,也是实现化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唯一手段。化学吸收法因其适应性广、工艺成熟等优势是当前碳捕集的主流技术之一,但仍然面临着能耗和成本较高的难题,高性能吸收剂的研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基于化学吸收剂代际演进与多性能评价视角,系统性地分析了各代吸收剂的优缺点、研发现状、存在的问题,解析了各代吸收剂发展的驱动力及研发趋势;其次,全面量化对比了各代吸收剂在吸收容量、黏度、挥发性、降解性、再生能耗等关键指标的代际差异性,研判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与趋势;最后,对化学吸收法捕集CO2亟需突破的方向进行了展望并给出了相关发展建议。整体而言,经过多代发展,吸收剂已经在降能耗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着高负载−低能耗−低黏性−低降解难协同、解吸温度较高等难题,建议从吸收剂量化评价及数据库建立、人工智能模型开发、低温再生吸收剂研发、再生与低品位热能利用工艺结合、外场−催化协同工艺、多代技术融合方面进行研发突破,协同提升捕集效率与经济性。
关键词:
碳减排
二氧化碳捕集
化学吸收法
吸收剂
性能
再生能耗
作者简介:
王振(1999—),男,甘肃武威人,博士研究生。E-mail:18811414688@163.com
图表:
--
相关文章:
--
引用格式:
王振,李玥,李胜.化学吸收法捕集CO2的研究进展、性能对比与展望[J].洁净煤技术,2025,31(4):120−139.
版权所有©《洁净煤技术》编辑部
京ICP备05086979号-1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13区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邮箱:jjmjs@263.net
电话:010-87986451或87986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