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CSCD)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

期刊简介

  • 主管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办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煤炭工业洁净煤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主编

    解强

  • 刊期

    月刊

  • ISSN

    1006-6772

  • CN

    11-3676/TD

通知公告

下载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4年 第12期

基于氨驱动钙循环捕集CO2的天然气−氨互补发电系统集成与评价

2024年 第12期
154
52
在线阅读
全文下载
作者:
郑雅文
曾雪兰
刘建辉
王珺瑶
何松
杨光
范峻铭
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协同创新研究院
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工业大学能源与材料学院
摘要:

天然气电厂由于其清洁高效以及优异的调峰能力将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输入的情景下扮演重要角色。尽管天然气电厂相比于煤电具有更低的碳排放强度,但其仍然是全球CO2排放的主要来源。CO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兜底技术,其中钙循环燃烧后捕集技术由于吸附剂来源广泛、成本低廉而备受关注。传统富氧燃烧钙循环捕集技术采用纯氧与化石燃料燃烧为煅烧过程供热,并通过直接加热水蒸气的方式回收碳酸化反应恒温热量,导致了较高的能量惩罚。通过采用零碳燃料氨替代化石燃料,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氨驱动钙循环捕集CO2的天然气−氨互补发电系统。新系统避免了化石能源供热所带来的额外碳捕集需求,同时利用氨裂解反应回收碳酸化反应释放的中温热量,避免了碳酸化热直接加热水蒸气的大温差换热损失。结果显示,新系统相比于传统的富氧燃烧钙循环捕集系统,效率惩罚从9.4%下降到了0.6%,CO2避免能耗从4.7MJ/kg下降到了−8.1MJ/kg,新系统的热力学性能显著提升。同时,新系统碳排放强度相比于富氧燃烧钙循环系统显著降低,达到了18.6kg/MWh。分析了氨供能侧燃气透平入口温压对新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新系统在较宽的运行参数范围下均具有较好的系统性能表现。

关键词:
钙循环
燃烧后捕集
天然气电厂
系统集成
作者简介:
郑雅文(1993—),女,四川眉山人,博士。E-mail:zyw941314@163.com
图表:
相关文章:
--
引用格式:
郑雅文,曾雪兰,刘建辉,等.基于氨驱动钙循环捕集CO2的天然气−氨互补发电系统集成与评价[J].洁净煤技术,2024,30(12):161−170.
版权所有©《洁净煤技术》编辑部
京ICP备05086979号-1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13区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邮箱:jjmjs@263.net
电话:010-87986451或87986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