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CSCD)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

期刊简介

  • 主管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办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煤炭工业洁净煤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主编

    解强

  • 刊期

    月刊

  • ISSN

    1006-6772

  • CN

    11-3676/TD

通知公告

下载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1年 第01期

用于混煤燃烧控制砷排放模型研究

2021年 第01期
524
304
在线阅读
全文下载
作者:
曹娜
余圣辉
许豪
张成
单位:
文华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华中科技大学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

混煤掺烧是控制燃煤砷排放的有效方式,但由于缺乏相关的配煤模型,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本文根据燃煤过程中砷的挥发释放机制,提出一种用砷的释放指数P来表征煤燃烧过程砷的释放特性的配煤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煤的灰分含量、灰中各主量矿物元素含量、各矿物元素对砷的固定系数以及煤中砷含量等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煤灰固定系数由23.12增加到50.90,煤灰的气相砷吸附量由3.39 mg/g增加到6.14 mg/g;随着释放指数P增大,砷的固定率减小,且随着温度升高,两者相关性由900 ℃的0.67增加到1300 ℃的0.86。根据P值筛选煤种进行掺烧,当掺混煤种P值差异较大时,掺烧低P值煤种,不仅能降低混煤中的砷含量,还能促进高P值煤的砷在灰中富集,促进率达77.14%;但当掺混煤种P值差异较小时,掺烧低P值煤种反而促进砷的释放。本模型能较好的筛选煤种,为混煤掺烧控制砷等痕量元素的排放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固定率
释放模型
混煤燃烧
图表:
相关文章:
--
引用格式:
--
版权所有©《洁净煤技术》编辑部
京ICP备05086979号-1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13区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邮箱:jjmjs@263.net
电话:010-87986451或87986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