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煤炭工业洁净煤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
解强
月刊
1006-6772
11-3676/TD
李寒旭
男,(1963—),中共党员,安徽泗县人,工学博士,博士/硕士生导师,教授。现任安徽理工大学化工研究所所长1984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煤化工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7月分配至安徽理工大学任教,1989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煤化工专业,获硕士学位,1994年10月至1996年11月在美国Western Kentucky University作访问学者,2004年11月至2005年月06在日本中部大学担任客座教授。2009年获安徽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工学博士学位。
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安徽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资源加工利用与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组专家,安徽省煤及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艺专业(煤化工方向)校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第七批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教科研人员),伊泰集团煤炭加煤化工产业技术指导专家服务项目特聘专家《安徽理工大学学报》《洁净煤技术》《大氮肥》等多家期刊编委。
主要围绕气化煤种适应性、优化配煤、煤灰化学行为、高效复合助熔剂、水煤浆气化技术及煤基固废分级分质利用等方面开展工作,扎根于煤化工行业,在煤气化领域的理论构建、科学实验、产品研发及工程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后作为主持人承担煤炭转化方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安徽省“九五”、“十五”和“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中能化工等企业委托科技开发项目7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和软件著作权6项,发表中英文论文170多篇,出版《炼焦工艺学》和《燃烧理论》《还原性气氛下淮南煤灰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教材及专著3部,获省部级奖项3项。
研究方向:气化煤种适应性、优化配煤、煤灰化学行为、高效复合助熔剂、水煤浆气化技术及煤基固废分级分质利用
科技奖项:2019年安徽省科技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排名:第一;2021年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排名:第一;2016年河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排名:第二;2009年淮南市科学进步奖一等奖 排名:第一。
个人奖项: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安徽省全省优秀教师;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安徽省创新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第七批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教科研人员);淮南市“舜耕英才”;淮南市第六届精神文明“十佳人物”;安徽理工大学师德先进个人;安徽理工大学优秀教师;煤炭学报创刊五十周年百篇最具影响力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