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秸秆颗粒固定床热解过程中的传热特性
2024年 第S2期
62
26
在线阅读
全文下载
作者:
陈娜
郭韵
单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摘要:
小麦秸秆颗粒内部的传热是影响小麦秸秆热解产率(生物油、可燃气体、焦炭)和能量消耗的根本原因。为了探究这一热解特性,首先研究了小麦秸秆颗粒破碎后的形状,特别是当粒径为3~20 mm时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板状结构。因此,选用薄矩形模型来描述小麦秸秆颗粒,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小麦秸秆颗粒在热解过程中的传热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小麦秸秆颗粒内部的热行为。此外,利用该传热模型预测了不同尺寸小麦秸秆颗粒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中心温度和加热时间,计算结果表明板状结构特征对传热过程甚至颗粒破碎都具有重要作用。小麦秸秆在热解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略大于小麦秸秆颗粒的加热时间对提高热解效率、减少能量损失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物质
传热和传质
板状结构
颗粒大小
加热时间
图表:
--
相关文章:
--
引用格式:
[1]陈娜,郭韵.小麦秸秆颗粒固定床热解过程中的传热特性[J].洁净煤技术,2024,30(S2):24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