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泓乾
陈少杰
刘威
但昭旺
周道金
孙晓明
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深圳氢致能源有限公司
摘要:
氢能以其高能量密度、可再生性和环境友好性,被视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解水制氢技术作为氢气生产的一种主要途径,其核心在于通过电化学过程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相较于传统的化石燃料重整方法,电解水制氢具有无碳排放、产出氢气纯度高等优势。但当前发展较为成熟的几种电解路径均高度依赖超纯水,导致制氢成本高昂,且在规模化生产后无疑会挤占稀缺的淡水资源。近年来逐步得到发展的海水电解制氢路线是一种以海水为原料,无需反渗透、多次过滤等操作,直接电解海水产氢的技术手段,有望解决传统电解路线在海水电解中所面临的挑战。然而,海水中的氯离子会加速电极材料的腐蚀,同时还会引起氯气析出反应与氧气析出反应的竞争,这种竞争在增加能耗的同时,产生的氯气也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危害人身财产安全。因此,电极材料应具备高催化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以及良好的耐腐蚀性。近年来,科研人员围绕这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对实际海水电解过程中性能优异的电极材料进行了深入探究。文章从基础理论出发,探讨电解海水制氢的科学原理,评述不同电极材料的优势与局限,全面梳理和分析电解海水制氢中电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电极材料的设计合成、作用机制、性能评估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展望电极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合分析,旨在为研究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全面的技术评估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
氢能
海水电解
电极材料
电催化剂
抗腐蚀
作者简介:
王泓乾(2005—),男,北京人,本科在读。E-mail:3106759041@qq.com
图表:
--
相关文章:
--
引用格式:
王泓乾,陈少杰,刘威,等.电解海水制氢电极研究进展[J].洁净煤技术,2025,31(3):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