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CSCD)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

期刊简介

  • 主管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办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煤炭工业洁净煤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主编

    解强

  • 刊期

    月刊

  • ISSN

    1006-6772

  • CN

    11-3676/TD

通知公告

下载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5年 第03期

硫对煤直接液化反应性影响及其迁移机制

2025年 第03期
68
45
在线阅读
全文下载
作者:
李攀钰
杨赫
李扬
靳立军
胡浩权
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摘要:
为探究硫在煤直接液化反应中的作用,基于L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初压、温度、H2S在H2S/H2混合气中体积分数、硫/铁(S/Fe)摩尔比等因素对上湾煤在铁基催化剂下直接液化的煤总转化率、油产率、油中硫质量分数、氢耗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油产率的影响最显著,从420~470℃油产率提升19.0%;H2S的加入可使氢耗率略有降低,油和气产率提高,但同时使油中硫质量分数增大;当H2S从0提高到1.0%时,氢耗率降低0.3%,油中硫质量分数从0提高至0.9%;S/Fe摩尔比在合适范围内可提升油产率,S/Fe摩尔比为0.8时油产率比S/Fe为1.6时高3.6%,比不加硫高7.2%。煤液化过程加入的单质硫大多迁移至四氢呋喃不溶物(即液化残渣,THFI),S/Fe摩尔比不为0时THFI中硫质量分数普遍高于2%。在正交试验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纯氢气氛下不同S/Fe摩尔比、恒定S/Fe摩尔比下不同H2S体积分数的液化过程,从硫元素在油、沥青烯的分布,结合产物红外光谱表征、总自由基浓度测定,推测H2S、单质硫的作用机制及液化反应中硫的迁移规律。发现THFI总自由基浓度与油产率、氢耗率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S/Fe摩尔比为1.2时油产率最高,与此相对应的THFI总自由基浓度存在极小值;H2S体积分数为0.25%时氢耗率明显增大,对应的THFI、沥青烯总自由基浓度亦有明显变化。H2S易作用于油与沥青烯的前驱体,并促进重质组分向轻质组分的转化,单质硫过量时也能与沥青烯前驱体作用。在煤直接液化过程中,H2S、单质硫的共同点是促进气相供氢,而对沥青烯官能团结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煤直接液化
硫化氢
单质硫
硫迁移
正交试验
作者简介:
李攀钰(1997—),男,甘肃兰州人,硕士硕士生。E-mail:lipanyu@outlook.com
图表:
--
相关文章:
--
引用格式:
李攀钰,杨赫,李扬,等.硫对煤直接液化反应性影响及其迁移机制[J].洁净煤技术,2025,31(3):147−155.
版权所有©《洁净煤技术》编辑部
京ICP备05086979号-1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13区煤炭大厦
邮编:100013
邮箱:jjmjs@263.net
电话:010-87986451或87986452